由中國物理學會質譜分會聯合中國化學會質譜分析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主辦的《2020 – 2023年中國質譜學術大會》將于2023年6月9–13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開,本次會議由浙江大學承辦。本次大會的主題為:砥礪奮進四十年,共筑中國質譜夢。
由中國物理學會質譜分會聯合中國化學會質譜分析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主辦的《2020 – 2023年中國質譜學術大會》將于2023年6月9–13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開,本次會議由浙江大學承辦。本次大會的主題為:砥礪奮進四十年,共筑中國質譜夢。
“我相信中國一定能造出中國人自己的質譜。中國人一定能夠實現中國質譜的自立自強,我也愿意為此繼續奮斗?!?/p>
四十年來,中國質譜已經取得了可喜的長足進步,四十而不惑,未來更可期!
李金英研究員始終奉獻于中國的原子能、核工業事業,從事國防科研工作30多年,承擔完成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攻關任務,其科研工作也與質譜技術密不可分。
潘遠江教授長期從事質譜基礎研究,致力于探索有機分析、質譜分析及天然產物等方面的研究,迄今發表SCI論文300余篇。
劉敦一擔任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北京離子探針中心主任多年,建設了以高靈敏度、高分辨率二次離子探針質譜(SHRIMP)為主體的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成為世界上同類儀器運行效率最高、科研成果產出率最高的平臺。
作為最早一批在國內研究有機質譜的專家,原中國質譜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化學所質譜中心王光輝研究員,早在1987年就和姜龍飛、汪聰慧共同翻譯出版了美國 F.W. Mclafferty 麥克拉弗蒂著的《質譜解析》,打開了國內早期有機質譜研究的大門。
在國際上知名的敞開式離子源新型新裝置中,張新榮教授發明的DBDI代表了中國人的獨特貢獻,并已在企業成功實現了商品化。
1982年江桂斌院士從山東大學化學系畢業,一直以來主要從事色譜研究工作,在工作過程中,江桂斌發現,色譜質譜聯用的方法更適合環境分析與研究,因此與質譜結緣。
“質譜學會成立40年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在這里,我向中國質譜界的前輩們表達敬意”
再帕爾·阿不力孜教授用自己38年結緣質譜的經歷,詮釋了科研工作的魅力和本質:現代科研大多數杰出的成果,均來源于對儀器裝置的大膽改進,并應用到前沿探索和發現中。
作為改革開放后第一批赴海外求學的中國留學生之一,劉淑瑩投師在美國圣芭芭拉大學 Michael T. Bowers 教授門下,并以優異的成績獲得質譜學博士學位。
2020-2023中國質譜學術大會是中國質譜界的又一次盛會,旨在促進學界團結進步、和諧發展、共贏未來,提高學術交流水平,推動質譜技術在各大科技領域的廣泛應用。
2023年6月10-12日,2020-2023中國質譜學術大會在杭州盛大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物理學會質譜分會 、 中國化學會質譜分析專業委員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聯合主辦,浙江大學承辦。大會的主題為“砥礪奮進四十年,共筑中國質譜夢”?! ≡?2日的大會報告上,中央民族大學再帕爾-阿不力孜教授,南開大學張新星教授,廈門大學鄭蘭蓀院士,南京大學陳洪
——2020-2023杭州質譜學術大會系列報導 6月11日,中國質譜學術大會 “新方法與新技術”專場報告中,來自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董夢秋研究員、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張麗華研究員、南京大學鞠幌先教授、賽默飛應用主管范自全等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帶來了關于蛋白質相互作用、結構分析的最新質譜檢測方法與應用技術等方向的報告。報告題目:通過快速化學交聯和質譜分析揭示蛋
——2020-2023杭州質譜學術大會系列報導6月10日,中國質譜學術大會在杭州如期舉行。在下午的“生命科學與醫藥”專題報告中,來自中科院化學所得汪福意研究員、清華大學鄧海騰教授北京大學張新祥教授、SCIEX中國龍志敏等10余位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帶來了蛋白質組學、小分子靶標、質譜技術解決方案等方向的報告。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楊福全研究員主持分會會議會場現場報